首页 > 新闻 > 信息

快手推出官方人物故事集图书《编织活法的人》,打造普通人生活启示录

作者:魏勇 | 时间:2024-6-12 10:35:54 | 来源:公益振兴网
 
在快手成立13周年之际,快手旗下We我们工作室联合单读推出图书《编织活法的人——快手人物故事集》。全书分为“职业篇”、“活法篇”、“女性篇”三个篇章,生动记录了18位快手用户的故事,编织出了一份普通人给普通人的生活启示录。该书不仅让在快手上记录生活的普通人获得更多被看见的机会,同时这些普通人身上鲜活的生命力也给更多人带来了前行的力量。
书中展现了不同职业、不同年龄的人在快手上记录生活、诉说梦想、展示自我的鲜活故事。在这些用户中,14岁就开始学艺、16岁成为兴盛班班主的道情皮影第四代传承人魏宗富,在快手给皮影戏找到了另一个舞台。他每天坚持直播,希望能为皮影寻到更多观众,同时他也在寻找道情皮影第五代传承人,让古老的非遗技艺通过快手继续发扬光大。
(魏宗富在重庆演出皮影戏)
意外失去了左腿的梁开宇,走上了假腿的魔改之旅,并将自己的创作分享在快手上。他从不掩饰自己身体的残缺,也不怕被人看见,露出假肢走在大街上是他的生活常态。他希望能够鼓励更多像他一样的残障者,大胆地走出家门,重新生活在阳光之下。
(梁开宇和快手的吉祥物小六合影)
35岁的聋哑女骑手停停克服听障带来的困难,灵活地穿梭在广州街头,通过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。闲暇时间,她还会去照顾家附近的流浪猫,在寂静中相互依偎。停停说快手就像她的朋友圈,她在快手上分享生活,找到更多同类。
此外,书中还呈现了在高空从事电力维修工作10年的电力工人、帮助600多个听障儿童重新回到社会生活的言语康复师、在工地上努力学习英语的00后农民工、毕业后返回家乡在民勤治沙的青年、在卡车上生活的女性卡车司机等各行各业快手用户的生活点滴。
诗人余秀华在推荐《编织活法的人》一书时写道,“凡人有歌亦有诗,即便生活遍布泥污,仍要试着赞美这残损的世界。每一个用力活着的人,都值得被尊敬,这是属于平凡人的英雄主义。”
以《编织活法的人》为代表,在周年庆期间,快手频频将“镜头”对准平台用户,打造了10周年纪录片《星辰之光》、11周年创意海报《当我们同在》、12周年创作者故事短片《生活一直向前》等一系列作品,讲述用户故事,勾勒时代图景,传递向上力量。
作为普惠的数字社区,快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涌入,成为数亿中国人记录和分享生活的主阵地。同时,“拥抱每一种生活”的快手也始终携手用户一同前行,见证并参与他们的成长,让每一位平凡而闪耀的普通人能够被更多人看见和了解。
据快手发布的业绩数据显示,2024年第一季度,快手应用的平均日活跃用户和平均月活跃用户分别达到3.94亿及6.97亿,分别同比增长5.2%和6.6%,快手应用的每位日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129.5分钟,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8.6%。
13快手从单纯的“GIF快手”应用,成长为行业领先的内容社区和数字平台,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,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在快手解锁了平凡人生的更多可能性,收获了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双重满足。未来,快手也将陪伴用户“编织”生活与梦想,为用户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。


相关新闻

  • Testin云测:以AI自动化+兼容测试为香港FinTech铸牢软件质量防线

    一、前言:FinTech浪潮下的「质量合规」硬需求香港作为全球顶尖的国际金融中心,正经历一场由 FinTech 驱动的深刻变革。从虚拟银行、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到保险科技,金融机构的服务核心已全面转向移动应用程序(App)和复杂系统。然而,这场效率革命的背后,却对信息安全性…

  • 清华志清:在青春岁月中镌刻责任底色,传承向善力量

    当爱心与青春相遇,当责任与成长同行,一场由学生主导的公益盛宴正在悄然书写着温暖篇章。2025 年 12 月 19 日,北京市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未来剧院将迎来 “圆明园东路一号 2025 慈善义演”,这场由志清国际学生会自主策划、全校鼎力支持的年度公益活动,不仅是…

  • 传承白求恩精神,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在京举行

    2025年11月12日,时值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、加拿大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逝世86周年纪念日,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(下称“基金会”)在京举办“薪火十年,益心同行——赓续白求恩精神暨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十周年纪念活动”。来自医疗、公益、企业、媒体等领域的领导、专家…

  • 汇聚社会力量 播种科学希望 “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到乡村去”主题活动

    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与科教兴国战略,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,“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到乡村去”主题活动已于11月8日正式启动。该活动由中宣部指导,浪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、厦门满分数学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协办。活动旨在激发乡村青少年科学兴趣,弥合城乡科学教育…

返回顶部